
2024年4月,云南省印发首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,玉溪高新区榜上有名,为属地区域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积极探索路径。为全面推进零碳园区建设,我市制定工作方案,完善措施办法,深化产学研合作,以零碳为统领、重点项目为路径,积极培育绿色动能,切实提升园区和落户企业绿色竞争力。2024年,玉溪高新区完成11个技改升级及设备更新项目,技改升级及设备更新后节约6000吨标准煤。玉溪高新区正向着全面建成绿色生产、生活、生态深度融合的零碳示范园区目标大步迈进。
“零碳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,实现玉溪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创建零碳园区,玉溪高新区具有较强的潜能和优势。”玉溪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马云涛说。据他介绍,玉溪高新区位于滇中“1小时经济圈”核心地带,是距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最近的国家级高新区,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具备辐射20亿人口大市场的独特优势。同时,玉溪高新区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,发展壮大了卷烟及配套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电池为主导产业,绿色食品加工、数字经济为特色产业的全绿色产业体系。2024年,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9亿元,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仅为0.084吨标准煤/万元,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0.138吨/万元,园区能耗强度及碳排放持续下降,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、云南省绿色低碳园区。
为全面推进零碳园区创建工作,玉溪市政府印发了《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零碳园区建设实施方案》,在云南省首批零碳园区创建新闻发布会上,玉溪高新区向全社会公布了创建零碳园区的工作计划。同时,制定《玉溪高新区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工作方案》,成立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整体推进零碳园区建设,明确零碳园区建设重点工作及任务,将其纳入管委会各年度重点工作督促推进。举办零碳园区建设培训会,邀请云南大学碳中和创新中心有关专家现场授课,进一步提升对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性、必要性及创建路径的认识,全面动员领导干部投入到零碳园区建设工作实践中。玉溪高新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,与云南大学签署了《玉溪高新区零碳园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》,借助高校优势,共建教学实习、成果转化实践基地,开展供应链碳足迹管理、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标准等领域研究,制定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,合力推进零碳园区建设。
在玉溪高新区九龙集中供热中心,生物质锅炉集中供热项目正通过上料、锅炉加热、水处理、环保除尘、自动化控制等一系列操作,把源源不断的蒸汽供给周边企业。“该项目通过农林秸秆、林业三剩物、枝丫条、木梢等生物质燃料燃烧后产生蒸汽供热,具有安全稳定、可循环利用、低碳环保、用气成本低等特点,很受企业青睐。目前,我们正积极筹备为青网科技园新入驻的5户企业提供蒸汽。”玉溪合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鸿斌说。“我们去年底由集中供热中心提供蒸汽,只要打开安全阀就能使用蒸汽,非常方便安全,还清洁环保,价格也比天然气便宜。”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向艳玲告诉记者。
据了解,电可维智慧电务服务平台融合了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,能够及时全面感知园区的能源、环境、安全和设备等关键因素,实现实时监控与智能调控,“降成本”“快抢修”“治未病”是它的三大主要功能。在该平台上,一个典型的运维案例是:曾对红塔区某钢铁企业的生产用能进行监测分析、研判,精准锁定高耗能设备,并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节能改造方案,通过技术改造,每年至少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50余万元。
截至目前,电可维智慧电务服务平台签约用户1059户,运营资产达9亿元,同时为全省4000多个充电桩提供远程监管服务,自2016年以来,累计帮助用户节约用能成本4000多万元,累计消除缺陷9000多项。“今后,电可维智慧电务服务平台将继续探索创新,在打造零碳工厂、智能化碳管理平台服务、协助碳交易、协助打造零碳品牌等方面发力,为企业、园区、政府提供更加绿色、节能、高效的能源生态体系,以数字化赋能零碳园区建设。”云南玉溪中汇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智能运维事业部经理、技术负责人鲁宏表示。
要夯实人才服务支撑。依托人才引进机制,支持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、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平台,集中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人才。支持企业通过项目合作、“候鸟工程”“季度专家”“科技特派员”等方式引进人才。此外,还要强化绿色金融支持,积极争取省、市财税支持,提高绿色专项资金支持力度,重点支持绿色新兴产业发展、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建设、能耗监测体系建设等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,撬动社会资本,构建多元化的绿色投资体系。